病房里,大舅和二舅两家为老房子吵起来。乐有薇不言不语,拿着热毛巾,一点一点地擦拭着外婆的脸,外婆一向爱整洁。
郑好冲上去揪住大舅的胳膊,声泪俱下:“房子是乐乐的,我作证,外婆说过!我是人证!”
大舅推搡郑好,郑好抓着他不放手,为了乐有薇,她疯了:“你有工作有房子住,乐乐住哪里啊,乐乐怎么办啊!”
郑好被推倒在地,那时乐有薇刚学自由搏击不久,她把毛巾缠在手上,当成简易拳套,一拳砸向大舅的眼眶,宣告了她和娘家人恩断义绝。
离开医院,郑好好恨,大舅把乐有薇支开,迫使弥留的母亲签字,世界上不会再有比他更狠的人。乐有薇说大舅患有肺气肿,他是小单位的科员,妻子在药店站柜台,三班倒,女儿还在念初二,大舅一家生活清苦,他遗传了母亲的疾病,所以自认能继承家产。
郑好暴怒:“他抢走了你最需要的!我不同情他,我恨他!”
乐有薇说:“抢不走的,婆婆爱我,我知道。”
郑好问:“你不恨你大舅吗?”
乐有薇咬着牙说:“恨,但我更瞧不起他。他和他未成年的外甥女争夺家产,说明他看死了自己,他不认为自己还有别的出路。你找他理论,他羞愧,才会推你。”
郑好哭了:“我宁可你不替我还手。不撕破脸,说不定还能再商量商量,给你分点钱。”
“那一拳头,是让他知道,他在欺负我。”乐有薇吹吹拳头,清淡地说,“撕破脸又怎样,他和二舅争房子也好,卖房子也好,不是一天就能卖掉的,我赖着住一天是一天。”
然而二舅争取的,是属于他自己的一份,郑好气炸了肺:“我们去找律师!我找我爸借钱打官司!”
外婆意识不清醒,是无行为能力人,但乐有薇和郑好口说无凭。律师助理告诉两人,就算打官司,收集证据证明合同无效,财产分割问题上,大舅二舅能联起手把乐有薇的份额降到最低。
打官司旷日持久,乐有薇放弃和舅舅们争夺那套60平方米的老房子。在律师事务所门外,她坐在台阶上,掏纸巾给郑好:“我的一生还长,将来肯定能赚到大钱,他的一生已经看到头了。”
郑好气得直哭:“可你现在被他们逼得就快露宿街头了!”
乐有薇看着面前的车水马龙,忍住泪:“我赖到哪天算哪天,有本事今天就把我赶出来。”
郑好说:“我怕他们打你。”
乐有薇父亲那边的亲戚都在乡下,她低下头:“没办法,先赖着吧。”
郑好哭着说:“有办法。从今天起,我家就是你家。小时候我们经常睡一张床,现在挤挤也能睡,我不会让你无家可归。”
16岁,哪咤在莲花里重生,郑家就是那朵火一般的莲花。
10年后,乐有薇用一双森寒的眼睛看着郑好,郑好毛骨悚然:“是不是你舅舅看你有出息了,来找你了?”
乐有薇的声音冷得像冰:“师兄应该并不希望你为他蹉跎自己。”
她家里人没来找她麻烦就好,郑好嗫嚅道:“我知道,可我做不到。”
乐有薇声色俱厉:“我也有我做不到的事,但我一直去做,你为什么不肯走出来?”
郑好讨好地捧起一本书:“我就是喜欢他,别的事都没耽误。我买了好几本书在学,还做了笔记。”
乐有薇定睛一看,是一本挺有名的商战小说,郑好说想跟它多学些处世哲学,等她正式成为乐有薇的部下了,也去征集拍品。
乐有薇办公室也有人在看这本书,评价说写作者对生活很有认识,她信手一翻,郑好做了批注和摘抄,她怒冲冲,撕了书页:“看这些干嘛,写的人物都是脏东西,精刮市侩,有什么好学的?”
一只只嗜血的狼,耍心眼,钻空子,其实自己也是,汲汲营营向上爬,这的确是一种人生,但呈现而可,作者却把混世窍门歌颂成人生智慧,既可疑,也不值得一学。乐有薇一气把郑好床头的书都摔了,大发雷霆:“你只需要做一件事,不要再让自己痛苦!”
乐有薇从没发过这么大的火,郑好怯怯说:“不看了不看了,我就是不想你太辛苦,也想做点事。”
“我跟你说过,有我!我只求你不要再喜欢他了!”乐有薇失控了,没人能比她更懂得恼羞成怒的意思,郑好不明白她的羞惭。
郑好看着被撕烂的书页,哭了起来:“乐乐,你觉得我家收留了你,你当成恩情,这些年,你对我管头管脚,凡事都不让我操心,我心里有压力。老爸老妈说,你想报恩,让我不要拦着你。可你知道吗,其实我们都不希望你这样想,我们都是真心喜欢你,从家里装修,到家具,再到老爸生病,你都贡献了那么多,报恩也都报够了。”
乐有薇知道自己吓着郑好了,在她床边坐下,哽声道:“雪中送炭难得,锦上添花不算什么,不够,再多也不够。”
郑好揽住她的肩:“乐乐,你让我放下叶师兄,我也求求你,放下报恩的想法。我没出息,过点小日子就行了,你能不能也这样想?赚钱量力而行,我不想你活得太辛苦,把我的生活也扛起来。”
单恋就够让郑好痛不欲生了,别的话,乐有薇都不能明说:“你不明白,你不明白,我是真的想为你做点什么,我心里才过得去。”
乐有薇不习惯让任何人看到她的眼泪,背对着郑好,大颗眼泪落下。你爱的人在追求我,你最想要的,我没法拿来给你,我做不到,郑好,我做不到啊。
有多少年没有这样哭过,不记得了,有多少年没有好好交心了,也不记得了。但从来是郑好单方面交心,对于乐有薇而言,郑好不是个能让她讲出所有真心话的人,普天之下,她没有这样的朋友,她连喝醉都不敢。
两人各自流泪,郑好问:“是不是没拿到紫檀八仙桌,受了挫,精神压力太大了?”
有口难言令人厌烦,乐有薇暴戾之气难消:“你知道人为什么要对别人市恩吗?有时候,是为了平衡良心。”
郑好茫然:“什么?”
乐有薇没法再和郑好聊下去。她想说的,除非打开天窗说亮话,否则郑好听不懂。等到6月底吧,复查了身体,只要病情稳定,就做个重大决定。
如果现在就跟郑好说一些事,郑好必会伤心欲绝,自己所有的计划都会被打乱。不说了。乐有薇起身:“你说得对,我从今天起,也学着放下,不对你管头管脚了。你想送师兄礼物,自己去送,我不陪你了,我也陪不了你一辈子。”
郑好傻眼了:“啊,我还说网上没挑到好的,想让你陪我逛街呢。”
乐有薇弯腰,一本本拾起郑好买的书:“没空,明天得去江家林。”
郑好发了一会儿愣:“你才回来,又要走,乐乐,我真求你了,家里不需要你这么拼命。”
乐有薇把书籍码齐,淡淡说:“命,就是拿来拼的。”
她想在命定的时间到来之前,多做点事。这人世,不能白来,哪怕不能实现抱负,也得多赚点钱,让郑好一家以后过得好点。
郑好泪巴巴:“才忙完春拍,就不能歇两天吗?”
工作是救心丸,能让自己从感情的困局里走开几步,透透气。乐有薇替郑好关了灯,尽管她明知,郑好睡不着,她也睡不着。
第34章
第二天早上,乐有薇起床时,郑好已经去杂志社上班了,她的收尾工作得到月中才能完成。
江天放了乐有薇的鸽子。传家宝活动越来越受关注,一家视频网站联系他,想合作拍成专题片,他让乐有薇带摄影师先去江家林,他忙完再去。
田姐对江家林的路熟,乐有薇依然包她的车。昨天晚上哭得太厉害,眼睛肿了,她全程架着墨镜,靠着车窗睡觉。
摄影师百无聊赖,在车上连看两部电影,她个头娇小,气质干练,偏爱罪案片。乐有薇似睡非睡,听得一阵阵炮弹横飞,田姐说很带劲,她开车不犯困。
三人在路边徽菜馆吃午饭,乐有薇摘下墨镜,指指眼睛,对摄影师道歉:“熬夜加班,遮黑眼圈。”
村民排了涝,但通往江家林的路仍处处泥洼,乐有薇在去接摄影师的路上,就买了几双雨靴,摄影师换上,谢过她:“起先还以为你走冷艳风。”
田姐笑:“熟了就知道,有薇能说会道性格好。”
到了善思堂,大东师傅在外院赶制秦杉绘制的“洪福齐天”,一抬眼,笑了:“哟,来了?”
摄影师架着器材勘景,乐有薇急着去看严老太的顾绣,想把解说活计交给秦杉,往后厅堂跑去。
秦杉不在工作台前,乐有薇在偏厅外找着他。墙体因为环境潮湿,逐层酥软脱落,秦杉拿着工具,一下一下剔除表层,时不时从地上拿起一块砖片,按照破损处的形状裁好,以便镶补上去。
若不是还有事,乐有薇绝不想打扰秦杉。她这次来江家林,郑好说是再向虎山行,现在她就瞧见了一个金色的小老虎蹲在那里,阳光披在他身上。
乐有薇吹声唿哨,秦杉转过头来,愣怔的样子有些可爱,然后一下子就笑开了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只知道笑。
乐有薇从包里掏出礼物,是一只水晶珐琅放大镜,手柄是白玉材质,上面刻了一棵很抽象的绿树,约莫是松树,但秦杉的名字也是树木,勉强是个意思。她说:“要是杉树就更好了,没找到那样的,你拿去看图纸细节和老照片。”
秦杉拿着放大镜,左照照,右照照,对着柱根糟朽处照一下,对着石墙裂缝又照一下,高兴得忘乎所以。
礼物又送对了,乐有薇很自得,双臂抱胸,看得挺享受。正笑着,秦杉举着放大镜,戳到她面前,照了照她,赞叹道:“眼睛更大了。”
乐有薇放声大笑,抓着秦杉的手照回去:“睫毛挺长。”
秦杉还在笑,冒出一句:“你也一样。”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相对笑了一会儿。乐有薇觉得自己笑得真傻,却是这一阵,第一次没有牵绊地笑。她笑够了,说:“交给你一个任务。怎么给我讲解善思堂,就怎么跟摄影师说。”
乐有薇去袁婶家看绣品,秦杉带着摄影师参观善思堂:“这是外院。”
往左走,他说:“这是佛堂。”
每走到一处,秦杉就介绍一处,然后停下来,眼巴巴地等摄影师询问。但乐有薇只跟摄影师说过“朋友话少,语速也有点慢”,可没说过他的解说风格如此单调,摄影师不知该怎么问下去,气馁道:“您去忙吧,我等光线。”
“噢。”秦杉还真走了。
在袁婶家,乐有薇见着了20来件顾绣绣品,从技法来看,都比她手上那件梅花图成熟得多,图案也丰富。
袁婶拿起一件交颈鸳鸯,很赧然:“严婆说我现在还绣不了古画,练得最多的是这种,我送不出手,怕你觉得俗,梅花不俗。”
乐有薇验证了的确是顾绣,满心欢喜:“不俗,七情六欲,百子千孙,都不俗。”
严老太住得离善思堂不远,走了几分钟就到她家了。老人家83岁了,腿脚很利索,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袁婶替乐有薇说明来意:“严婆,有薇听说你绣得好,慕名来看!”
“我手抖,多年拿不了针喽,只能把往年的东西拿给你看了。”严老太和气地领着乐有薇进厢房,从箱底拿出一幅图轴,慢条斯理展开。
图轴上绣的是一截折枝梅,枝多花繁,疏密有序,只完成了大半,已然很美,乐有薇惊叹到失语。小时候,她被爸爸妈妈带去博物馆,也时时如此。
严老太的子孙后代都住县城里,周末来看她。她在江家林独居,对乐有薇送的衣物和理疗仪谢了又谢,乐有薇连拍了几张照片,越看越眼熟,皱着眉:“在哪里见过呢?”
严老太笑着说:“南枝春早图。”
乐有薇恍然大悟:“呀,是王冕的画。”
王冕是元代画家,爱梅成痴,自号梅花屋主,他善画竹石,尤工墨梅,可惜作品流传下来的不多,《南枝春早图》是他晚期代表作,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乐有薇主攻玉器杂项,但中国古代字画是艺术品投资热门,大钱往那里涌,传世名画,她都有过了解。
江家林的人爱梅花,严老太以前绣过非常多梅花图,或变卖,或送与亲朋,69岁的冬天,她颈椎出了毛病,手也不灵敏了,未能续完这半幅《南枝春早图》。
袁婶很内疚:“等我们以后手再熟点,一定补完!”
严老太笑而不答,顾绣是民间绣艺与文人画结合的产物,从业者必须具备传统的书画修养,新人光基本功就要练3年,10年才能出作品。肯潜心苦练这项技艺的人太少了,早就面临失传之忧。
这一二十年间,严老太带了袁婶等徒弟,但她们生活中琐事缠身,又多不在黄金年龄,想把《南枝春早图》绣好,还得再练。严老太能否看到后继者补完这半幅绣品,已不作期许,早在几年前,她就把自己的图章钤上了。
小小一方红章,是三个雅致的字:严碧玉。乐有薇笑道:“严奶奶的名字很好听。”
严老太说:“太老爷取的,他跟我父母开了个玩笑。”
严老太和江知行是同一辈人,她对江知行父母的称呼是太老爷和太夫人。严家父母是善思堂的佣人,两人都是小个子,严碧玉是他们第一个孩子,出生在早春。严父请求赐名,说想要个含有高挑之意的名字,江知行的父亲眉一皱,蘸了浓墨,在红纸上写就碧玉二字,负手而出。
严母是太夫人的厨娘,拿着红纸去问,太夫人大笑,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名字确实符合严家父母的殷殷期盼。
严家父母都不识字,太夫人等严碧玉长到5岁,让严父把她送到村里的书院读书。这在那个年代很罕见,众人反对,太夫人坚持说,我想要几个跟我一起绣东西的人,拿不了笔可不行。
太夫人出身宁波大族,江天的曾高祖在浙江经商时,结交了她的父亲,订下儿女婚约。当时曾高祖还健在,怜儿媳远嫁而来,不忍拂了她的意愿,从此不光是严碧玉,村中女童皆可到书院读书习字。
太夫人尚未出阁时,学过顾绣,严碧玉从8岁起,在她跟前当差。当时,大夫人着手绣宋徽宗的《瑞鹤图》,一边将技法传授给严碧玉和另外几个丫鬟,乐有薇很神往:“真想看看那幅作品。”
严老太神色一黯,没有再说下去。乐有薇察言观色,话锋一转:“袁婶说,您早些年经常外出?”
严老太这才又有兴致,聊起她外出跟人切磋针法的经历。上海松江是顾绣的发源地,解放初期,严老太还见过不少好作品,这几十年却已没落了,2006年,顾绣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严老太绣过相当数量的名画,但或变卖换取生活费用,或送人当贺礼,手头就剩这半幅《南枝春早图》了,而且她并非名家,拿上拍卖场必然无人问津,乐有薇很发愁。
袁婶手头有几件绣品尚可,但她们都只是平凡的村妇,谁来买单?乐有薇怏怏回善思堂,跟摄影师会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